您现在的位置:kastop>> Kas信息 Web3信息>>正文内容

分析: Sui 官方是如何冻结黑客 1.6 亿美金?

作者 | Haotian

很多人疑惑,Sui 官方称 Cetus 被黑客攻击后,验证者网络协调 " 冻结 " 了黑客地址,挽回了 1.6 亿美元。究竟是如何做到的?去中心化难道是 “谎言” 吗?以下,从技术视角试着分析下:跨链桥转移的部分:黑客攻击成功后,立即通过跨链桥将部分 USDC 等资产转移到以太坊等其他链。这部分资金已经无法追回,因为一旦离开 Sui 生态,验证者就无能为力了。仍在 Sui 链上的部分:还有相当数量的被盗资金仍存放在黑客控制的 Sui 地址中。这部分资金成了 " 冻结 " 的目标。

而根据官方公告," 大量验证者识别了被盗资金地址,正在忽略这些地址上的交易 "。

——具体如何实现呢?

1、验证者层面的交易过滤——简单说就是验证者集体 " 装瞎 ":

- 验证者在交易池(mempool)阶段直接忽略黑客地址的交易;

- 这些交易技术上完全有效,但就是不给你打包上链;

- 黑客的资金就这样被 " 软禁 " 在地址里;

2、Move 对象模型的关键机制——Move 语言的对象模型让这种 " 冻结 " 变得可行:

- 转移必须上链:黑客虽然控制着 Sui 地址里的大量资产,但要转移这些 USDC、SUI 等对象,必须发起交易并被验证者打包确认;

- 验证者掌握生杀大权:验证者拒绝打包,对象就永远动不了;

- 结果:黑客名义上 " 拥有 " 这些资产,实际上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就像你有一张银行卡,但所有 ATM 都拒绝为你服务。钱在卡里,但你取不出来。有了 SUI 验证节点的持续监控和干涉(ATM),黑客地址里的 SUI 等代币将无法流通,这些被盗资金现在就像被 " 销毁 " 了一样,客观上起到了 “通缩” 作用?

当然,除了验证者临时协调外,Sui 可能在系统层面预设了拒绝列表功能。如果确实如此,那么流程可能是:相关权限方(如 Sui Foundation 或通过治理)将黑客地址加入系统 deny_list,验证者根据这个系统规则执行,拒绝处理黑名单地址的交易。

而无论是临时协调还是按系统规则执行,都需要大部分验证者能够统一行动。显然,Sui 的验证者网络权力分布仍然过于集中,少数节点就能控制全网的关键决策。而 Sui 的验证者过于集中问题也不是 PoS 链的孤例——从以太坊到 BSC,大部分 PoS 网络都面临类似的验证者集中度风险,只是 Sui 这次把问题暴露得比较明显。

——号称去中心化的网络,怎么能有如此强的中心化 " 冻结 " 能力?

更要命的是,Sui 官方表示要将冻结资金返回给 pool,但如果真是验证者 " 拒绝打包交易 ",这些资金理论上应该永远动不了。Sui 是如何做到返还的呢?这进一步挑战了 Sui 这条链的去中心化特性!

难道,除了少数集中的验证者拒绝交易之外,官方甚至有系统层面的超级权限直接修改资产归属?(需要 Sui 进一步给出 “冻结” 细节)

在具体细节披露之前,有必要围绕去中心化的权衡做一下探讨:

紧急应急响应干涉,牺牲一点去中心化一定是坏事吗?如果遇到黑客攻击,整个链毫无作为就一定是用户想要的吗?

我想说的是,大家自然不希望钱落入黑客之手,但此举一来令市场更担心的是,冻结标准完全 “主观化”:什么算 " 被盗资金 "?谁来定义?边界在哪里?今天冻结黑客,明天冻结谁?这种先例一开,公链最核心的抗审查价值就彻底破产了,必然会造成用户信任问题的受损。去中心化不是非黑即白,Sui 选择了在用户保护和去中心化之间的特定平衡点。关键症结在于缺乏透明的治理机制和明确的边界标准。

现阶段区块链项目大多在做这种权衡,但用户有权知道真相,而不是被 ' 完全去中心化 ' 的标签误导。
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 【 打赏 】 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