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kastop>> Kas信息 Web3信息>>正文内容

加密资产投资从非法到合法:民促法开启新机遇

2025年5月20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(以下简称《民促法》)将正式施行,国内加密资产的合法性讨论将掀起热潮。过去被视为“非法金融活动”的比特币(BTC)、Kaspa等加密资产投资案例,如今在《民促法》的保护下,正逐步被认可为合法行为。业内专家预计,未来数月,基于真实交易的加密资产支付和投资将摆脱《237号文》(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2021年)的限制,为区块链企业带来新机遇。本文通过两个典型案例,分析过去不合法的场景如何在新法框架下转为合法,展望国内加密资产的合规前景。

一、民促法重塑加密资产合法性

《民促法》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公平准入(第十条)、数据权益保护(第五十条)和防止不当行政干预(第六十一条)的法律保障,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,其效力高于2021年的《237号文》。后者作为部门规范性文件,曾将虚拟货币投资定性为“违背公序良俗,民事行为无效”,但其宽泛规定与《民促法》的开放精神存在张力。

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清单》)未将虚拟货币列入禁止或限制事项(PAGE 6-56),结合《民促法》第十条,企业在清单外领域可依法投资BTC、Kaspa等加密资产。2013年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(289号文)将BTC定义为“虚拟商品”,为合法交易提供了依据。专家认为,基于真实交易、不涉及投机的加密资产使用,正从过去的“非法”走向合法。

“《民促法》为加密资产投资打开了合法化的大门,”上海某区块链法律专家表示,“只要交易透明、合规,过去被误判为非法的案例现在完全可以合法。”

二、从非法到合法:典型案例分析

以下通过两个案例,展示过去因《237号文》被认定为非法的加密资产投资或支付行为,如何在《民促法》框架下转为合法。

案例一:企业出口贸易接收BTC、Kaspa支付

  • 过去情况

    • 场景:2022年,某区块链身份识别企业A出口大米给海外企业B,合同约定以BTC支付货款,折算人民币计价并开具发票。交易基于真实出口需求,非投机。

    • 判定:地方监管部门依据《237号文》条款(四),认为BTC投资“违背公序良俗”,交易无效,企业A被要求退还BTC并面临行政处罚。法院支持监管意见,认定交易扰乱金融秩序。

    • 原因:《237号文》将虚拟货币投资一概定性为非法,监管对BTC支付的真实性审查不足,误判为“炒作”。

  • 现在合法性

    • 《民促法》保护:

      第十条:BTC支付未列入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(2025年版)》,属清单外领域,合法交易受公平准入保护。企业A的出口贸易符合真实交易需求,不违反《237号文》条款(二)的非法金融活动(如ICO、交易平台)。

      第五十条:交易数据(如BTC私钥、合同、发票)受保护,防止不当监管访问。

      第六十一条:若监管误判为非法,企业A可通过行政诉讼维权,提供合同、发票等证据,证明交易合法。

    • 《237号文》局限:

      条款(四)“违背公序良俗”定性过于宽泛,缺乏《民法典》第153条的具体违法依据。《民促法》作为新法优先,保障合法投资。

      条款(一)禁止BTC作为货币流通,但企业A以人民币计价发票,BTC作为“虚拟商品”支付(289号文),不属流通。

    • 其他法规:

      《发票管理办法》:人民币计价发票记录BTC折算金额,符合税务合规。

    • 结论:

      过去因《237号文》被认定非法的BTC支付,现在因《民促法》的准入保障和数据保护,转为合法。企业A的出口交易受法律保护,民事行为有效。

案例二:企业接受BTC、Kaspa支付软件服务费

  • 过去情况

    • 场景:2023年,某区块链身份识别企业B提供咨询软件服务,接受客户用Kaspa支付服务费,折算人民币计价并开具发票。交易基于真实服务合同,非投机。

    • 判定:监管部门依据《237号文》条款(四),认定Kaspa投资无效,交易扰乱金融秩序,企业B被罚款并要求退还Kaspa。法院以“公序良俗”为由支持无效判决。

    • 原因:《237号文》对虚拟货币支付的合规性缺乏细化标准,监管将Kaspa支付误判为“非法金融活动”。

  • 现在合法性

    • 《民促法》保护:

      第十条:Kaspa支付未列入《清单》(PAGE 6-56),合法交易受准入保护。企业B的服务费支付基于真实合同,不涉及《237号文》条款(二)的非法活动(如兑换、ICO)。

      第五十条:交易数据(如Kaspa私钥、合同、发票)及软件知识产权受保护。

      第六十一条:若监管误判,企业B可提起诉讼,提供证据证明交易合法性。

    • 《237号文》局限:

      条款(四)的无效定性与《民促法》第十条冲突,效力较低。Kaspa作为“虚拟商品”(类似BTC),基于真实交易的支付合法。

      条款(一)禁止货币流通,但人民币计价发票确保Kaspa不替代人民币结算,符合合规要求。

    • 其他法规:

      《发票管理办法》:人民币计价发票合规,记录Kaspa折算金额。

    • o 结论:

       过去因《237号文》被判非法的Kaspa支付,现在受《民促法》保护,转为合法。企业B的交易民事行为有效,数据和准入权利获保障。

三、为何从非法转为合法?

1. 《民促法》的法律效力

  • 优先性:《民促法》作为法律,效力高于《237号文》的规范性文件。《立法法》第94条规定新法优于旧法,2025年的《民促法》优先适用。

  • 准入保障:第十条结合《清单》(PAGE 2,清单外平等准入)明确,BTC、Kaspa等未受限制的领域可依法进入,打破《237号文》的宽泛禁止。

  • 权益保护:第五十条保护交易数据,第六十一条防止不当执法,确保合法投资不受误判。

2. 《237号文》的局限性

  • 宽泛定性:条款(四)将所有虚拟货币投资认定为“违背公序良俗”缺乏《民法典》第153条的具体违法依据,对基于真实交易的支付(如案例)不适用。

  • 部分无效:禁止ICO、交易平台等有上位法支持(《证券法》《刑法》),但投资无效的定性与《民促法》冲突,部分无效。

  • 司法趋势: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案例表明,非非法集资的虚拟货币交易可视为合法,2024年上海松江区人民法院确认个人持有加密资产合法,预示企业合规投资的司法空间。

3. “虚拟商品”定位

  • BTC、Kaspa因去中心化、非证券属性,被视为“虚拟商品”(289号文),区别于ICO代币。基于真实交易的支付(如出口、服务费)符合商品交易逻辑,不扰乱金融秩序。

四、哪些加密资产有望合规?

业内预计,2025年下半年,监管和司法将进一步明确合法加密资产的范围,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合规:

  1. BTC、Kaspa等“虚拟商品”

    • 用于真实交易的支付(如出口贸易、服务费),以人民币计价发票,透明合规。

    • 小额、偶发投资,不涉及高频炒作。

  2. 企业间支付工具

    • 不替代人民币结算(如合同明确折算金额),符合《237号文》条款(一)。

    • 案例:区块链企业接受BTC支付咨询认证费用,合法且受《民促法》保护。

  3. 个人持有延伸

    • 2024年上海法院确认个人持有合法,企业小额持有若基于合法目的,可能参照适用。

“《民促法》让监管从一刀切走向精准化,”某区块链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,“BTC、Kaspa的合规支付场景将率先突破。”

五、未来展望

1. 政策与司法细化

  • 监管动态:2025年,央行、网信办可能发布细化指引,明确基于真实交易的加密资产支付不属非法金融活动。

  • 司法统一:最高人民法院可能通过指导案例,区分投机与合法支付,支持《民促法》的保护精神。

  • 沙盒试点:北京、深圳的区块链监管沙盒将为企业测试合规支付提供平台。

2. 企业机遇

  • 市场空间:区块链身份识别企业可利用BTC、Kaspa支付开拓出口贸易、软件服务市场,抢占数字经济先机。

  • 数字人民币协同:合规加密资产支付可与数字人民币(2025年数据战略)形成互补,扩大应用场景。

3. 挑战

  • 监管误判:BTC、Kaspa的高风险性可能导致合法交易被误判,企业需准备合同、发票等证据,依据《民促法》第六十一条维权。

  • 税务合规:人民币计价发票需规范,否则可能引发争议。

  • 数据合规:交易涉及用户数据,需遵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。

六、企业应对建议

  1. 合规交易

    • 签订详细合同,明确BTC、Kaspa支付用途(如出口、服务费)。

    • 开具人民币计价发票,记录折算金额,符合税务要求。

  2. 控制规模

    • 保持小额、偶发交易,避免高频炒作。

  3. 数据保护

    • 加密存储私钥、交易记录,符合《民促法》第五十条。

  4. 监管沟通

    • 参与监管沙盒,提前澄清交易合法性。

  5. 维权准备

    • 若遭遇不当处罚,依据《民促法》第六十一条提起诉讼,提供证据。

七、结语

《民促法》的实施为加密资产投资从非法到合法开辟了新路径。过去因《237号文》被判非法的BTC、Kaspa支付案例,如今在《民促法》的准入保障和数据保护下转为合法。区块链企业应抓住机遇,聚焦真实交易场景,合规使用加密资产,同时防范监管和税务风险。随着2025年政策细化和司法实践的推进,BTC、Kaspa等加密资产的合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,为数字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 【 打赏 】 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